-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是指运用医学技术和方法对配子、合子、胚胎进行人工操作,以达到受孕目的的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技术(IVF—ET,俗称试管婴儿)。此技术超越了人类生殖本身的意义,并推动了生命科技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是近30年来医学发展中治疗不孕夫妇的特殊高新技术,涉及妇产科学、遗传学、组织胚胎学、分子生物学、伦理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自1978年世界diyi例试管婴儿出生以来,至今已有几十万个试管婴儿出生,为不孕症夫妇提供了宝贵的生育机会。但是还存在各种问题如有关的心理、伦理、法律、社会问题;操作规范及相关特殊疾病关系与处理等。因此,在实施此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更规范、合理和人性化的诊疗策略。
1 不孕症夫妇诊疗过程中的心理关怀与策略不孕症是非意愿性的生育力下降,我国目前不孕症的发生率为10%。在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许多问诊的内容、诊断和治疗方式会令人感到困窘和焦虑,而等待检查和治疗结果的心情是无言可喻的折磨。过去不孕的原因常被认为是心理因素造成,随着对生殖生理和内分泌的深入研究,心理因素引起的不孕仅占5%,相反,一系列检查、治疗及一再治疗无效会引发许多心理问题。许多妇女在诊疗过程中须常常请假到医院诊治、抽血检查、手术及其他检查等,有的会因为令配偶困扰、家人失望而产生罪恶感,这些持续的压力会逐渐影响他们的自信、能力与控制感。同样对于男性,能使女性受孕自认为是男性气概的表现之一,因此男性不孕的诊治过程也对其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夫妇所经历的是触摸不到的失落,其中最严重的是失控感,失去了自己身体与生殖需要的控制能力,使他们无法拥有一个孩子,进而延伸到生活的其他层面,自尊贬抑、自信降低,且自觉无能与无价值。长期不孕带来的情绪压力,不孕的诊治将引起周而复始形成不孕-负向情绪-心理压力-生殖功能降低-不孕的恶性循环。因此,医护人员在诊治过程中对不孕患者要有合理的心理关怀策略。首先不仅能冷静、理性的处理不孕夫妇的生理问题外,还能倾听和同情他们的感受,以温和的态度对待他们,使他们有安全感与信任感而能自愿、主动地谈论自己的问题。在接受检查或治疗前,医护人员应事先给予指导,详细说明各项步骤及准备事项以减轻他们的担心和焦虑。对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陈述不孕夫妇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使他们能自己做决定,充分执行自主选择。协调处理家庭关系,同时尊重他们的隐私及自尊。如果采用供精人工授精、赠卵等方式时,应与他们讨论将会引起的法律问题及伦理争议,争取法律的帮助。